“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但从全球角度看,集成电路不算新兴产业。中国企业频繁并购国外企业,其实是在最高点买回来的。毕竟真正好的东西买不回来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告诉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。

避免集成电路

支持政策成为“运动式”

“集成电路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和网络安全最核心的事情,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。”周玉梅说。

在海关总署公布的2016年进出口数据中,集成电路进口总额依旧排在第一位,进口金额同比下降,但是进口数量却同比增加。我国是集成电路进口大国,也是消费大国。“应该提升核心技术和产业能力,形成自主产业规模。”

如何快速提升产业能力?周玉梅向记者表示,一是提升人才培养能力;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支持,调动企业的积极性,将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应用。周玉梅指出,集成电路是全球性行业,很难把它割裂到一个国家里来看待。这个行业需要大规模持续投入,等走上正轨后才能顺畅地提升水平。

关于持续投入的重要性,周玉梅表示,各地方近年来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力投入值得高兴,但集成电路发展是长期事业,担心地方政府能否坚持、财力能否持续,如果做不到,前期的投入就会浪费,达不到效果。

切忌大手笔

收购的公司无作为

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在全球并购正酣,周玉梅认为,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壮大自己无可厚非。这些被并购的公司不少是大公司,如何让这些公司融入到新的公司、发挥最大效应,是个难题。“切忌花了钱、在最高点买回来的公司,没有发挥它的最大效应。”她说。

对于技术的发展,业界在讨论摩尔定律是不是走到头了。周玉梅表示,在学术界看来,摩尔定律的速度确实在下降。目前,从国际范围看,28纳米工艺已经实现量产,16纳米工艺已具备设计能力。但28纳米和16纳米成本太高,在这些工艺节点上,还找不到合适的终端产品,让该工艺节点盈利。毕竟支撑了几代工艺快速发展的消费电子产品,特别是智能手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。

“工艺节点的演进不仅是技术研发的问题,更是由需求牵引的事情。集成电路的全球化竞争非常激烈,在技术上必须要保持优势,才能有钱赚。”周玉梅说。

因此,要提升集成电路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,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。周玉梅透露,在国家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后,从2014年开始,中科院培养的学生就业形势很好、薪资也高,去年还一度出现了人才荒。她建议国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体量,以满足产业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