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岁,IT、IC工程师的一道坎。过了35岁还拿着简历四处去求职,多少有点尴尬,尴尬的不止自己,也有面试官。同学在IT行业,去年冬天面试了一名42岁的后选人,有大厂的经历,但是同学公司只有初级工程师的岗位。于是问到:我们只招普通干活的,你介意吗?候选人:先聊聊看吧。应该能看出后选人在面试之前还没有更好的选择。

那么35岁的IC工程师找工作也会有这样的危机吗?首先聊聊“危机”,“危机”是“危”与“机”的组合词,有危也有机。那么具体到某个人是危多一点还是机多一点?每个人情况不一样。

早年入行半导体制造行业(12年),入职的时候,公司正在扩建一条新的生产线。公司有一群特殊的人:台湾、日本、韩国人组成的专家团队。还记得第一次开部门技术周会,每个小部门会有人汇报一周的工艺实验进展,有一个小姐姐会同步翻译给日本专家(目测应该有50岁以上),当时听着小姐姐一口流利的日语,让我恍惚在看岛国某些视频中。每个小组汇报完,日本专家都会提一些问题和一些建议。

后来在新的生产线第一次流片,做了很多不同W/L、pitch的器件,把metal layer做完之后,然后去实验室机台测试MOS管的I-V曲线,因为设备只有一个,会经常碰到一个台湾的专家(目测40多岁)在等候,就和他闲聊,他做测试是因为产品遇到了问题,测试下具体哪一块的问题。而且他经常会测试到凌晨一两点。测试片子上的器件实验条件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日本专家给设计的。当然测完之后,结果也会找这些日本专家一起看。这些实验主要看process、w/l、pitch等因素变化对器件性能的影响。

和同事聊天,说和台湾那些专家去ktv唱歌,他们很喜欢唱一首歌——《爱拼才会赢》,据台湾专家说因为他们处于一个小岛,自然资源不是很丰富,生存相对困难,所以要拼(那首歌唱出了他们的心声),最少那一代人是那样。

公司生产线的总负责人是韩国人,当然不止一个。有一次在实验室,刚好看到有人在显微镜下看一些驱动电路,旁边有个韩国专家(目测50多岁)就对着电路一边移动显微镜一边讲问题的原因。我当时能感受到的技术天花板就是这种:能在显微镜下看懂电路并能分析出失效原因。这也是我很佩服和想成为的人。

后来和别人聊,说最厉害的是日本的专家,解决了很多问题。其次是台湾专家,也很厉害。好像对韩国的专家评价不是很高。很难想象一条新的产品线让一帮刚毕业不久的人折腾会怎么样(当时除了上述那些专家,一些国内资深工程师,大部分员工是刚毕业不久的),那是一个极度烧钱与抢时间的行业。日本、韩国、台湾地区半导体制造起步比大陆早很多年,他们中一些优秀的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来到大陆参与建厂、机台调试、良率提升等,客观的说,确实对大陆的半导技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
再说回IC设计工程师,先聊35岁的“危”:

有的公司会直接裁掉35岁以上的员工,也有的大公司会有内退或者转岗政策,让你退下来,给你一些福利,机会留给年轻人。当然35岁最主要的“危”是:35岁以后再找工作不好找。原因大概是:首先,精力确实没法和年轻人相比,加班卷不过,家里琐事又多,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,每件事都对自己和家庭很重要;其次,工作太久,喜欢已经养成,很难有新的想法;另外,职场已经摸爬滚打多年,看透很多事,摸鱼技术也一流,干活挣钱别跟扯淡……总之,很多因素叠加到一起,使得35岁以上的工程师选择已经不那么多。具体一些情况如下:

1.圈子很小,名声很重要。你的工作习惯很可能影响你以后的就业。在项目中release数据有问题(不能按时、或者保证质量),这种行为对于大项目的迭代影响很大。一旦给别人建立了这样的印象,那就很麻烦(建立信任很难,毁掉却很容易)。

作为员工和领导,和同事的关系都很重要,一个领导去了另一家继续做领导,很多同事会因为这个领导在这家,坚定的说:他在那里,我肯定不会去。那这个领导就相当于自断后路,注定在职场上不会有很大的成就。

2.技能提升很重要。工作很多年了,只会做工作2-3年员工就会的工作(只能胜任模块级的),那继续选择就会很被动。技能培养应该是一个“T”型,至少在一个领域内要很深入研究,然后再横向扩展,让自己有很广的知识面。

3.身体很重要。35岁以后身体逐渐变差:啤酒肚、发量减少、尿酸高、结石等,身边不少同事都已经中招。体检后发现很多指标有问题,基本不请假,请假基本都是去医院看病。身体不好,很不利于工作、生活。当然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,我也很久没运动了。

4.保持好奇心,持续学习。之前看到一个视频说一个老员工用一周时间处理的excel工作,被实习生用python两个小时搞完了,而且呈现效果要好的多。IC这个行业发展很快,新语言、新工具、新方法学等等,如果自己停止不前,也会越来越被动。尤其做先进工艺大芯片。之前一个同事面试一个后端高薪岗位,被问到的问题是:在先进工艺中,怎么提升芯片的PPA?如果自己没有参与过先进工艺大项目,如果不理解先进方法学,对于这类问题,只能说很无奈了。

再聊聊35岁的“机”:

1.35岁或者将近35岁,经过很多年的工作,尤其是有大厂经历的,在前两年,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,很多新公司或者新site成立,这些资深工程师很多都去做了一方诸侯(部门leader、SM、项目经理、某一技术方向负责人)。这就是工作经历久带给自己的机遇。现在招聘网站上也会看到很多技术领导的岗位,对技术要求比较高,反而是35岁年龄不是什么问题。因为这个行业经验积累很重要,前面工艺厂的专家事例也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。当然这批人也拿到了很高的薪资和股票。

2.技术向管理的突破。技术工程师大部分是没有接受过类似MBA这种专门教育的。管理对人的要求也和技术不一样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两种纬度的需求,当然技术管理只有懂技术或者说懂点技术的人才能做好。用稻盛和夫的思想说:工作是对人心灵的一种磨炼。我觉得能把技术做好又能把管理做好的人挺不容易。这种转变也是对人的一种磨砺吧。当然如果都能做好,你的核心竞争力也越强。

3.创业。经过多年工作,积累了很多技术,也积累了很多人脉,也对行业有了足够的认知。在行业处于很好的发展阶段,也想在某一个方向有所作为,创业做某种类型的芯片。也有创业做外包公司的,发展也很好,当然也很赚钱,目标是上市,最少对员工是这样洗脑的。

 一些35岁左右的人值得借鉴的选择:

1.很多人工作到一定的工龄,就基本不会换工作了。在一个公司:领导、同事关系都比较熟悉,项目flow也比较熟悉,公司发展的还可以,就选择一家公司就一直待下去了。任凭外面市场行情再好,我自岿然不动。因为做选择成本太高。

2.去EDA公司当AE:没有流片压力,会轻松很多,尤其对于后端工程师。也比较稳定,据听说真有工程师在EDA公司干到将近60岁退休。

3.去一些稳定的“养老”公司:可以干到退休那种。某种程度EDA公司也算这种吧。

4.学会报团或者跟对领导:这个不多介绍,懂得都懂。

总的来说,芯片设计行业还是很依赖经验的,高昂的流片费用以及极短的设计周期使的经验越来越重要。35岁的有价值的工程师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。

先进工艺的方法学、大厂积累的流片测试经验、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提升项目效率的方法等这些都是无比重要的。有时看到国际上一些大公司的设计方法学、重要技术,自己是否理解那是怎么制定出来的?那些重要的技术自己是否自己能做?自己做的芯片只是运气好流片成功还是经过足够完备的检查成功的?自己做的PPA做到极致了吗?感觉国内的设计技术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需要更多同仁的努力。

芯片行业有自己的周期性,可能现在正处于下降趋势(可能还没到最低点)。不过国家政策还是在大力支持芯片产业,尤其现在地缘政治因素使得芯片对于国家更重要。35岁的芯片工程师有丰富的经验、旺盛的有精力,而且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,正是有所作为的时间窗口,为了中国芯,努力奋斗吧!